访谈:设计师-吴思锐 - 艺术设计年鉴(艺术文献奖)
【艺术设计领域深具影响力的专业文献】★【国内外数十家图书馆收藏】★【深圳市数字作品备案中心提供版权保护】★【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/ 中国知网 / 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 /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 】
媒体协作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媒体协作 > 访谈:设计师-吴思锐

活动资讯

  • 2023-2024·第十一卷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暨艺术文献奖获奖名单
    2023-2024·第十一卷《中国艺术设计...

    6月18日,2023-2024年度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暨艺术文献奖获奖名单公布,评审专家...

  • [获奖]2023-2024·第11卷 8~9月初评收录作者名单
    [获奖]2023-2024·第11卷 8~9月初评...

    姓名 作品名称 成龙 山间的橙 飞往远方的种子 丝路山水 白云▪  诗歌 杨迪仁...

  • (转)媒体报道:碧家文化荣获第十届艺术文献奖金奖
    (转)媒体报道:碧家文化荣获第十...

    点击阅读  新闻来源:央广网(东方头条) 中华网   凤凰网 “连南实践中心”蔡威设计...

  • 青华华文荣获艺术文献奖金奖:不负信仰 创造非凡
    青华华文荣获艺术文献奖金奖:不负...

    点击阅读  新闻来源:中国晨报 、中华网、雅昌艺术    青华华文创始人、创意...

  • 《人民艺术》《共工日报》《信阳日报》、中华网等媒体同步揭晓艺术文献奖(2022-2023)
    《人民艺术》《共工日报》《信阳日...

    点击阅读 《人民艺术》 揭晓新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点击阅读 《共工日报...

  • 2022-2023·第十卷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暨艺术文献奖获奖名单
    2022-2023·第十卷《中国艺术设计年...

      7月3日,2022-2023年度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暨艺术文献奖获奖名单公布,评...

  • 访谈:设计师-吴思锐

    发布时间:2019/04/15 媒体协作 浏览次数:1406

    《年鉴》编委,您好!我叫吴思锐,曾担任第八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执行办副主任、设计中心主任,连续三幅作品荣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奖项、百姓义工“小包大爱”公益项目金奖,荣获上海市级优秀毕业生称号,全套品牌推广项目《归朴》评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的同时,该项目荣获首届上海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。此外,从小热爱文学传作,曾荣获第四届“中华情”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等奖项。经过3年的磨砺,在2018年底正式成立自己的归朴传媒有限公司,专注于为客户量身定制个人传记与回忆录工作。

    1.对于您来说,艺术代表的是什么?

    人的品德往往并不全是体现在他们美好的成就当中,相反,不太显眼的行为,甚至一句玩笑却常常揭示出真实的你我。我们都在不断前行,但也在逐渐忘却,四年前,我正式开始帮客户撰写与制作回忆录与传记,将客户们的故事呈现在眼前纸业之间,而非停留于脑海。

    “两岸青山终朝后,一叶扁舟渐向前。”对我来说,在书籍设计的艺术之中,每个项目虽以基于真实为前提,但它并不是一幅“肖像画”,而是代表了精神成长的一个阶段。为客户所写的每一段文字、画的每一幅插画、设计的每一个细节,它代表的不单是精神上的一份传承,而是面对过去的一份纪念与自省,亦是对未来的一场准备与规划,用艺术的手法来解释事实的过程,也是一个给事实赋予意义的过程。每个人都可以为写回忆录,而每个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门艺术。

    2.这次的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或是想表达什么东西呢?

    这份作品是通过书籍装帧设计,为客户定制的一份川西之行回忆录。从文字的撰写、图片的绘制设计,到整套的配色、纸张的选材等,透过这趟行程来记录人生的一些感悟。

    3.在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,是怎样寻找新的灵感呢?

    对于我来说,目前只有一种办法——走进自然,将自己沉浸其中。

    4.在艺术这条路上一路走来,您有想过放弃吗?

    在书籍设计的这项艺术里,尤其是为客户撰写与设计他们的回忆录这项基于真实的艺术前,我的确想过放弃。所接每个项目的过程,都必须在纸页间对别人的过去进行深挖探索,它会迫使传主和本来的自己战斗——挑战那些无比完美干净的托辞。

    但在怀疑时,我想起关于自己过去的点滴——出生后讲的第一句话不是“爸爸妈妈”而是直接开口接下一句古诗、抓周时面对满目琳琅却爬到最远处拿起一支黑色钢笔、写了上百篇诗词第一次投稿就获得了全国金奖…这一切使得我默默告诉自己,也许,就是承有一种宿命吧,用艺术帮助他们去陈述、去剖析…直到,让回忆者更清晰的认识真正的自己,以此继续更好的前行。“尘寰百态终凝淀,雨后徐风沁云烟。” 所以当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之时,我们想的往往就不再是放弃与否,而是如何才能更快成为理想中那个更好的自己。

    姓 名:
    邮箱
    留 言: